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为基本方针,以工业“六个五十”为抓手, 深化“圣地车都”主战略,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两基地一城市”建设,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主要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同比增长9.3%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
一、围绕稳健发展,加强运行调度
1、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加强对国家政策的跟踪研究,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强煤电油运调度和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资质“五资联动”。每月定期编制《工业经济月报》,提供高质量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建立工业经济监测预警平台,遴选50家重点纳税企业、10个主要产品和原材料、50个重要产能增长点,每月分别对其生产经营、价格波动、投资进度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组织筹备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工业经济运行工作。高度关注停产、半停产及跑路失联企业,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向,指导企业解困。
2、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准确、及时为企业提供各类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洽谈会的有效信息和参展服务;利用我市人脉资源优势,帮助本地名优产品开拓市场,着力提升专用汽车及零部件、香菇、风机、铸造件、电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适应网络消费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支持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激活流通环节、打开外部市场;精心组织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加强产业对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3、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充分发挥“政银集合贷”、“助保贷”、“成长贷”、“政银保”等新型金融产品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担保贷款力度,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积极作用,帮助重点企业解决“过桥资金”难题;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今年企业在主板上市实现零的突破。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题培训、考察学习、挂职锻炼、学术交流、学历提升等方式,助推企业人才素质提升、能力提升。办好“企业家市场大学”和开展多层次企业人才培育工作,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按照湖北省“123”企业家培育计划,在选拔推荐、人才储备、人才培育等方面狠抓落实。着力引进一批精通软件开发设计的人才、懂得3D设计、电子信息技术和CPS(商品推广解决方案)的人才、熟悉网络安全知识的人才、具有系统思维的人才,为迎接工业4.0时代储备必需人才。
5、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继续推进 “一企一策”帮扶活动和企业负担清理专项行动,加强50家重点企业对口帮扶;继续开展企业减负“五个一”活动,严肃查处针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完善“大企业直通车”和 “绿色通道”服务,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运行机制,努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
二、围绕规模发展,加强主体培育
6、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项目策划及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工业投资增幅不低于20%,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低于50%。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着力实施“四大工程”、 “三大中心”建设,即湖北专汽产业园、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园、应急救援装备制造产业园和100万吨铸造产业园“四大工程”,专汽博览展销中心、专汽研发中心、专汽检验检测中心“三大中心”。重点推进青岛啤酒搬迁扩能、恒天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程力专汽轻型车、正大公司鸡肉熟食、奥龙公司机场专用车、健民叶开泰国药智能制造基地、专汽博览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吃透国家产业政策,精心谋划、包装项目,跑部进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的“一号工程”来抓,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全系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网上招商”、“项目招商”,对重点企业、项目、决策人予以重点关注、跟踪、接洽,直到项目落地。鼓励骨干企业围绕全产业链招商。积极组织参加第十三届中博会等多种形式的经贸洽谈合作活动,利用多种平台推介优质企业、项目,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企业和集团来随投资兴业。
8、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以“三大实施方案”为抓手,围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家,力争100家的发展目标,强化责任考核。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推动全民创业,切实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强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实行分类指导,即孵化一批苗头企业,培育一批小微企业、壮大一批中小企业。加强引导和扶持,支持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战略重组,打造一批竞争优势突出、技术领先、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围绕创新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9、着力推动企业创新。引导企业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全面加快质量、品牌和标准创新,鼓励重点企业加快先进装备引进力度,把我市工业发展全面推向质量时代、智能化时代。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质效,拓宽军民融合领域,提升非公经济活力。
10、着力推动两化融合。围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智慧随州”建设,着力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加快工业企业与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以信息技术支撑企业改造提升。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加快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11、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传统企业高端化、精细化、清洁化发展。以产业品牌培育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导向,推动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专用汽车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的“磁极”效应,力争新增公告内专汽企业3家以上。推动我市汽车机械业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
12、着力壮大新兴产业。以二妹山风电、界山风电、武胜关风电、淅河100兆瓦光伏发电、关庙150兆瓦光伏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为契机,将随州建设成新能源大市;以中药生产、养生和大健康为方向,以健民叶开泰国药、炎帝神农中药百草园、广仁药业为依托,壮大生物医药产业;以齐星集团、东风车轮、广同控股、省风机厂为依托,做实智能装备产业;以节能环保产业园为重点,抓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随县通用机场建设为核心,抓通用航空产业项目谋划。
13、着力做强产业集群。继续巩固一县一产业、一县一集群、一县一名片的格局。坚持产业集群优先发展战略,发挥产业集群特色引领作用,着力扶持专用车及零部件、香菇、风机、铸造、电子信息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建立重点产业集群项目库,把集群内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促进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快构建以随县农产品加工、广水风机、曾都铸造和专用汽车、高新区电子信息等为支撑的区域工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14、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加强现场、采购、人力和财务等常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基础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以质量、品牌、安全、环保、财务、营销等为重点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流程再造,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管理层级扁平化和管理职能集约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促进决策科学化。
四、围绕规范发展,加强行业管理
15、坚持行业规范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法》,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强力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推广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全面清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企业,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汽车行业整顿规范工作,在全市专汽行业开展“五统一”规范工作,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专汽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继续规范融资担保行业,严防和打击非法集资、受托理财、暴力催债等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