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唱响“砺剑护农”主旋律 , 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发展大局,实施筑基、蓝盾、安康“三大工程”,唱响“安康之佑、砺剑护农”执法为民的主旋律,构建了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循环,为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 建强政治和业务堡垒,实施“筑基”工程
从党建“源头”抓起,发展“活水”。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思想之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工作,支部书记率先垂范、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党员干部对标看齐,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深、团结拼搏、敢做善为的执法队伍。加强执法培训,筑牢业务之基,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全省农业执法、渔政执法、畜牧业执法、农业执法信息化等业务培训,开展“评案卷,提能力”案件评查活动、“四个一”技能提升活动:即每人讲一堂农业法律法规课、每人参加一次定向培训、每人写一篇依法行政调研报告、每人主办一个涉农违法案等活动,党建活力充分迸发,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显着提升,支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成绩突出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党建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聚焦主责主业,实施“蓝盾”工程
不忘为农初心、牢记护农使命。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砺剑护农”整治行动,建设护农强农的“蓝盾”工程,通过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形成信息共享、联合行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狠抓大案要案查处,查办典型案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2022年累计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122件,其中一般程序106件,简易程序16件,涵盖种子(含品种保护权)、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农产品质量安全、屠宰、动植物检疫、渔业、宅基地等重点领域。全年涉农纠纷调处62件,挽回经济损失35万元,全年罚款53.5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没收违法财物货值9.49万元,移交司法案件12件。支队办理的“擅自修改肥料标签案”被省局评为优秀案卷,支队协调指导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承办的“365bet安全上网导航_office365账号永久激活_Office365版本曾都区某食用菌消毒剂有限公司和某商贸有限公司非法生产经营假农药案” 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2年农业综合执法典型案例;“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查处张某安在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使用电鱼方法捕捞案”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16宗涉渔违法违规典型案件”;“随县康美食品有限公司鸭蛋兽药残留超标案”被省厅纳入“2022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处罚典型案列”。支队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全市共办结案件190余件,其中有两件被农业农村部分别列为2020、2021年度十大案件之一,支队自己办理的案件在全市六支综合执法队伍的案件评审中成绩名列前茅,所有案件均实现了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和零上访,为我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三、顺应改革促发展,实施“安康”工程
针对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后全行业、宽领域、深层次的执法特点,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五大专项”执法行动为主要形式的“安康”工程,确保切实农业农村安定和健康发展:一是种子打假专项行动;二是渔政执法“亮剑”专项行动;三是畜牧执法“雷霆行动”专项行动;四是宅基地专项执法行动;五是配合“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并通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聚焦种业、长江十年禁捕、动物防疫执法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社会关注热点,持续开展精准打击、不留死角。完善群众投诉受理、调查、处理、反馈“一条龙”工作机制,主动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 年均受理投诉举报180余起,受理率和办结率100%,树立了“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下一步,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将发挥品牌文化的示范、带动和凝聚作用,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创新机关品牌工作的新方法,按照“抓党建、强队伍、促执法”三位一体的总体要求,把创建工作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打假护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彰显“安康之佑、砺剑护农”的品牌价值,为我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执法保障。